作为巴黎地铁 最美的车站之一, Arts et Métiers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乘客通过。也许您现在还没有注意到它,但您是否想过为什么它看起来会是这个样子?无论如何,当您经过 11 号线的这个车站时,它的特殊设计都会让您大吃一惊。为什么这个车站看起来像一艘潜水艇?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背后有什么故事?
1994 年之前,艺术与工艺学院站与巴黎其他许多车站一样,都是典型的白色地砖。同年 10 月,为了庆祝国立艺术与工艺学院成立二百周年这一重大事件,车站进行了翻新。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是为了纪念两百周年,也是为了给中转的人们提供一种独特的体验。国立艺术与 工艺学院 最初的设计目的是通过使用科技物品进行演示来培训技术人员和工程师。 如今,该学院内设有艺术与工艺博物馆(Musée des Arts et Métiers),展示重大的技术和工艺创新。
艺术与地铁之间的关系并不新鲜。1900 年,巴黎地铁公司的前身巴黎铁路公司(Compagnie du 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CMP)委托建筑师埃克托尔-吉马尔(Hector Guimard)设计了 167 座建筑,其中包括巴黎地铁入口处著名的新艺术象征 "ediculae"。这一举措体现了大胆和现代性,堪比邀请当代著名建筑师。虽然这种艺术融合在战后有所衰退,但在 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文化艺术站的建立,这种艺术融合又重新崛起。例如,卢浮宫-里沃利站展出了该博物馆 1968 年的雕塑铸模,而艺术与技术站的灵感则来自儒勒-凡尔纳的鹦鹉螺号。艺术与公共交通之间的这种协同作用并非巴黎独有:维也纳、那不勒斯和斯德哥尔摩也有类似的项目,将艺术永久性地融入地铁,展示了公共交通中艺术委托的世界传统。
艺术与手工艺博物馆(Musée des Arts et Métiers)和RATP之间的合作促成了这一大胆的项目。车站被改造成一个空间,让人联想到儒勒-凡尔纳著名的鹦鹉螺号潜水艇的世界,如今它已成为技术进步的象征。比利时漫画家和场景设计师弗朗索瓦-舒腾(François Schuiten)与法国编剧伯努瓦-皮特斯(Benoît Peeters)合作,是这个项目背后的创意源泉。弗朗索瓦-舒腾是比利时漫画界的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 "Les Cités Obscures"系列的作者之一,该系列以令人眼花缭乱的复古未来主义建筑风格探索想象中的城市。他在《Arts et Métiers》上的作品是这种美学的延伸,地铁成为通往平行世界的大门。
他们的灵感来自儒勒-凡尔纳的奇幻故事,包括《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现在,车站被铆接铜板覆盖,营造出迷人的复古未来主义氛围。站内没有任何广告,细节之处也一丝不苟,例如与拱顶融为一体的齿轮和机械装置,都强化了这种独特的氛围。
馆内有黄铜舷窗,您可以透过这些舷窗欣赏代表历史发明的 模型,向音乐学院致敬。通过这些微型展品,您可以深入了解博物馆所颂扬的科学和技术进步。
车站的名称以金色装饰,铜制的固定螺栓和 "隧道 "沿线的舷窗轮廓也是如此。天花板上装饰着气势恢宏的齿轮,经典的木质座椅别具一格。
弗朗索瓦-舒腾还在其他项目中发挥了自己的独特才能,如布鲁塞尔的哈尔门火车站和亚眠的儒勒-凡尔纳故居。他对建筑、历史和科幻小说的热情在每件作品中都熠熠生辉。
与巴黎其他几个地铁站一样,艺术与工艺(Arts et Métiers)地铁站在1939 年至 1944 年占领期间被关闭。但有传言说,抵抗组织曾悄悄地利用它来传递信息和运送设备。艺术与技术学院附近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聚集地,一些与学术界和工业界有联系的抵抗运动战士将其作为聚会地点。
如今,连接 3 号线和 11 号线的是一条长长的走廊和几个楼梯。但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为了方便乘客在两层之间进出,车站安装了自动扶梯。由于车站狭窄,自动扶梯被认为过于笨重且效率低下,因此在 20 世纪 80 年代被拆除,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台阶让路。这个被遗忘的细节见证了地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许多变化。
艺术与手工艺地铁站展现了巴黎交通的独特面貌。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历史、创意和人类智慧之旅。在这里,过去与未来交相辉映,艺术与日常列车相得益彰。对于历史爱好者、科幻小说迷和那些喜欢不寻常事物的人来说,Arts et Métiers 地铁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旅程,就在巴黎市中心的海底 2 万里格。
参考文献 :